题tí 西xī 林lín 壁bì
宋sòng · 苏sū 轼shì
横héng 看kàn 成chéng 岭lǐng 侧cè 成chéng 峰fēng,
远yuǎn 近jìn 高gāo 低dī 各gè 不bù 同tóng。
不bù 识shí 庐lú 山shān 真zhēn 面miàn 目mù,
只zhǐ 缘yuán 身shēn 在zài 此cǐ 山shān 中zhōng。
这首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游览庐山时所作。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发现其形态各异,各有特色。站在远处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而靠近了则显现出巍峨的山峰。高低远近之间,景色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庐山的真实面貌。最后两句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们往往因为身处其中,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这也提醒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跳出局限,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世界。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蕴含着人生智慧,堪称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