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养竹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2025-05-21 17:53:25

问题描述:

《养竹记》原文、译文及注释,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1 17:53:25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著的《养竹记》,不仅记录了他对竹子的热爱,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为《养竹记》的原文、译文以及注释。

原文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译文

竹子与贤人的品质相似,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部坚固,这种坚固是用来培养品德的;有德行的人看到竹子的根基,就会想到要建立稳固的品德。竹子的特性笔直,这种笔直是用来树立自身品格的;有德行的人看到竹子的特性,就会想到要保持正直无偏的品行。竹子的心是空的,这种空是用来体会大道的;有德行的人看到竹子的心,就会想到要虚怀若谷、接纳万物。竹子的节是坚贞的,这种坚贞是用来确立志向的;有德行的人看到竹子的节,就会想到要磨练自己的品行,在顺境与逆境中都能保持一致。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德行的人大多会在庭院中种植竹子作为象征。

注释

- 竹本固:指竹子的根部牢固。

- 树德:培养品德。

- 中立不倚:保持正直无偏的立场。

- 体道:体会大道,即遵循自然法则。

- 虚受:虚心接受。

- 砥砺名行:磨练自己的名声和品行。

- 夷险一致: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保持一致。

- 庭实:庭院中的装饰或象征。

通过这篇《养竹记》,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还借竹子的特性来比喻人的品德修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的理念。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感悟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