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鹅》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小诗,它简洁明快,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鹅戏清波的画面。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之手,据说他创作此诗时年仅七岁,因此也被视为少年才思敏捷的经典例证。
原文: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
一群白鹅在水中游动,它们弯曲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高声鸣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波浪。
赏析:
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极富画面感。首句“鹅,鹅,鹅”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鹅的存在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鹅的叫声。第二句“曲项向天歌”,通过描写鹅弯曲的颈部和高昂的姿态,赋予了鹅一种优雅而自信的形象。第三句“白毛浮绿水”利用色彩对比,将白色的鹅与绿色的水面相映成趣,营造出清新自然的画面。最后一句“红掌拨清波”则进一步刻画了鹅的动作之美,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水波间划动,动态十足。
整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却又充满诗意,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样的作品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总之,《咏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资深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