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母鸡》】在众多描写动物的散文中,老舍先生的《母鸡》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这篇文章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的敬畏。
文章开头,老舍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写道:“我一向讨厌母鸡。”这看似轻描淡写的句子,实则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他用“讨厌”一词,道出了大多数人对母鸡的普遍看法——聒噪、爱管闲事、不讲卫生。然而,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让后来的转变显得更加真实而动人。
随着故事的发展,老舍笔下的母鸡逐渐从一个被轻视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当它开始孵蛋、护崽时,那种无私的母爱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老舍用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一只普通的母鸡塑造成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它不再只是鸡窝里的一个存在,而是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文中有一段描写尤为感人:“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它还受了欺负,可是它总是挺着脖子,好像在说:‘我有孩子!’”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母鸡的坚韧与勇敢,更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畏。它不因自身的弱小而退缩,反而因为肩负着责任而变得更加坚强。
老舍的《母鸡》虽然篇幅不长,但却通过一个平凡的生命,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它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份爱都值得被尊重。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母爱都是最纯粹、最无私的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老舍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渲染情感,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正是这种质朴的表达,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母鸡》不仅仅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更是一首献给所有母亲的赞歌。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轻易忽视那些看似普通的存在,因为它们可能正默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最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