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之原文、翻译及赏析】《敬之》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作品,属于周代宫廷诗歌,内容多为歌颂君主德行、劝诫臣民恭敬守礼的篇章。全诗语言庄重典雅,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敬”的高度重视。
一、原文:
敬之,敬之!
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实畏民只!
无曰“至矣”“极矣”,庶民之多,而亦莫能知之。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二、翻译:
恭敬啊,恭敬啊!
上天的光辉明显,天命不是容易掌握的!
不要说“天高高在上”,其实百姓敬畏你啊!
不要说“已经到了顶点”,百姓众多,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你。
我心怀光明的德行,不靠大声和脸色来彰显,
愿我的子孙后代,不要废弃这种美德。
三、赏析:
《敬之》虽短小精悍,但内涵深刻,体现了周代统治者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与对百姓的敬畏之心。诗中反复强调“敬”,不仅是对天命的敬畏,更是对人民的尊重。诗人告诫统治者:即使身处高位,也应时刻保持谦逊与谨慎,不可因权力而自满。
诗中“无曰‘高高在上’,实畏民只”一句,尤为警醒人心。它指出,真正的权威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赢得民心。这与后世儒家“民为邦本”的思想一脉相承。
此外,“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一句,展现了君子内敛而坚定的品德。真正的德行不需要张扬,而是通过日常行为自然流露。这种思想对后世士人修身立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整首诗结构紧凑,用词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统治者的劝诫,也有对后代子孙的期许,是一篇极具教化意义的诗作。
四、结语:
《敬之》作为《诗经》中的重要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唯有“敬”字当头,才能赢得尊重与信任。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为人处世,都应以敬畏之心对待他人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