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中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13:16:49

中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一、活动名称:

《会咬人的电》

二、活动目标:

1. 认识常见的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知道电的危险性,懂得不随意触碰电源插座、电器等。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课件或图片:展示各种家用电器、插座、电线等。

2. 安全用电儿歌或动画视频。

3. 教具:小熊玩偶、模拟插座模型、安全用电卡片等。

4. 安全知识问答卡片。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小熊”的玩偶,讲述一个故事:“有一天,小熊在房间里玩耍,看到一个漂亮的插头,他好奇地去摸,结果被电到了,哭得很伤心。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引导幼儿思考电的危险性。

2. 新授内容(10分钟)

- 展示图片或实物,介绍常见的电器,如电风扇、电视机、电灯等。

- 引导幼儿观察插座,讲解插座的作用,并强调不能用手或金属物品插入插座。

- 通过动画或儿歌,让幼儿了解“电是看不见的,但很危险”,提醒他们不要随便碰电器。

3. 情景模拟(8分钟)

教师设置情景:“如果你看到一个掉在地上的电线,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刻告诉大人,不能自己去碰。

4. 巩固练习(7分钟)

- 开展“安全用电小卫士”游戏,幼儿分组辨认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是否安全,如“插头没拔就玩玩具”、“湿手摸开关”等。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电会咬人,我们要远离它”。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

五、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我眼中的电”,并贴在班级的安全角。

2. 家园共育:发放《安全用电小贴士》,请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在家注意用电安全。

六、教学反思:

本次《会咬人的电》安全教育活动,整体效果较好,幼儿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故事、图片、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孩子们对电的危险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说出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在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认真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说明他们对这个主题有较强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环节中,部分幼儿表现出好奇心强,容易忽略老师的提醒,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幼儿行为的引导,确保他们在游戏中也能遵守规则。

此外,在组织游戏时,时间安排稍显紧凑,导致个别环节未能充分展开。今后应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使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落实。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也为今后开展类似的安全教育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