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区地下空间防汛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盐城区地下空间在汛期可能面临的突发性暴雨、内涝等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盐城区地下空间防汛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盐城区范围内所有地下建筑、人防工程、地铁站、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地下空间的防汛工作。预案旨在通过科学预警、快速响应、合理调度和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行。
一、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盐城区地下空间防汛应急指挥部,由区人民政府牵头,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信息汇总与应急调度。
2. 成员单位职责
-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总体协调和应急资源调配;
- 区住建局:负责地下空间建设与维护的监管;
- 区气象局: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 区水利局:监测水位变化,提供排水技术支持;
- 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助疏散群众、保障交通秩序及抢险救援。
二、预警机制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系统,包括:
- 气象预警:通过气象部门获取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信息;
- 水文监测:对地下空间周边河流、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 信息通报:通过短信、广播、网络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三、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降雨强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 蓝色预警(一般):加强巡查,做好排水准备;
- 黄色预警(较重):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人员值守;
- 红色预警(严重):立即启动紧急疏散,切断电源,防止次生事故。
四、应急保障
1. 物资保障
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抽水泵、防水挡板、应急照明设备等,确保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2. 人员保障
组建专业防汛队伍,定期开展培训与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
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地下空间水位、渗漏情况的实时监测,提升预警效率。
五、灾后恢复与总结
灾后应及时组织排查,评估损失,修复受损设施,恢复地下空间正常运行。同时,对本次防汛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预案,提升整体应急能力。
六、附则
本预案由盐城区地下空间防汛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相关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预案落地见效。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盐城区地下空间在汛期的安全保障能力,构建起科学、高效、有序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