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 )
A. 班扬
B. 笛福
C. 鲁滨孙
D. 桑地亚哥
2. 鲁滨孙第一次出海是为了( )
A. 寻找宝藏
B. 赚钱养家
C. 探险旅行
D. 去美洲做生意
3. 鲁滨孙在荒岛上生存了多久?( )
A. 10年
B. 15年
C. 28年
D. 30年
4. 鲁滨孙在岛上救下了一个土著人,给他取名为( )
A. 星期五
B. 星期四
C. 星期三
D. 星期二
5. 鲁滨孙最终是如何离开荒岛的?( )
A. 被船救走
B. 自己造了一艘船
C. 等待救援
D. 被海盗带走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A
5.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 鲁滨孙在岛上用________做工具,用来耕种和狩猎。
3. 鲁滨孙在荒岛上最开始的住所是________。
4. 鲁滨孙救下的土著人叫________。
5. 鲁滨孙在岛上学会了________,并建立了自己的生活体系。
参考答案:
1. 鲁滨孙
2. 工具
3. 山洞
4. 星期五
5. 劳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鲁滨孙在荒岛上是如何克服孤独和困难的?
答:鲁滨孙通过不断劳动、记录时间、与自然相处以及与星期五建立友谊来克服孤独和困难。他还通过读书和写作来保持理智。
2. 你认为《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部作品告诉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独立自主的能力和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它也体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答:在《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面对自然的挑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荒岛上建立起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不仅与自然和谐共处,还不断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求。这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可以通过劳动和智慧去适应和改变环境。同时,他也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体现出一种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充满冒险精神与生存智慧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鲁滨孙的经历,读者可以感受到勇气、坚持与独立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