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 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出现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
-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秋日山景。
- 难点: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图片、音频)
- 生字卡片
-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山里?山上有什么样的景色?”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接着出示一幅秋天山林的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引出课题《山行》。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 指名朗读,纠正发音。
- 出示生字词,讲解“远上”、“斜”等词语的意思。
3. 精读品析(15分钟)
- 分组讨论:每句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 “远上寒山石径斜”: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
- “白云生处有人家”:远处云雾缭绕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停下马车欣赏傍晚时分的枫林美景。
- “霜叶红于二月花”: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朵还要红艳。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画面。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意境。
- 提问:“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描写秋天的山景?”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或续写。
- 小组合作,绘制《山行》插图,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5. 总结升华(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这首诗的感受。
- 教师总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秋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6. 布置作业(2分钟)
- 背诵并默写《山行》。
- 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最美的秋景。
五、板书设计:
```
山 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与感悟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