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溺叔援的意思(成语词典)】“嫂溺叔援”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被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境下,亲属之间因责任或道义而采取的救助行为。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于现代日常用语中,但在文学、历史或哲学讨论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字面意思来看,“嫂溺”指的是嫂子落水,而“叔援”则是指叔叔去救援。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一书中的记载。在《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嫂溺不援,是豺狼也。”意思是说,如果嫂子落水而不去救,那就如同豺狼一般无情无义。而“叔援”正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具体体现,即作为兄长的弟弟(叔)在嫂子遇到危险时伸出援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并非单纯强调“救人”,而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家庭伦理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尤其是在面对危难时刻,更应体现出仁爱与责任感。
在现代语境中,“嫂溺叔援”虽不再频繁使用,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家庭观念和道德准则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亲人遭遇困境时,不应冷漠旁观,而应尽己所能给予帮助和支持。
此外,该成语也常被用来引申为“在必要时出手相助”的象征,尤其适用于那些在家庭或社会关系中承担起责任的人。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的描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总的来说,“嫂溺叔援”作为一个古老的成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尽管在当代语言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所传达的亲情与责任意识,依然是值得我们深思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