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历史全国卷1及答案】2020年是中国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一年,尤其是在高考制度方面,多地开始实行“新高考”模式。其中,全国卷1作为部分省份采用的统一试卷之一,其历史科目在命题思路、题型设置和考查方向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将围绕“2020年新高考历史全国卷1及答案”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与答题技巧。
一、试卷整体结构与命题趋势
2020年新高考历史全国卷1延续了以往高考历史试卷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开放性论述题三种题型。但相较于传统高考,本套试卷更加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 选择题:共15题,涵盖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内容,题干设计较为灵活,部分题目需要结合多角度信息进行判断。
- 材料分析题:两道大题,每题均配有大量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 开放性论述题:最后一题为论述题,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思辨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展现个人见解。
二、典型试题解析(节选)
例题1:选择题(第3题)
题目:
“明初设立内阁,但始终未设宰相之名。清代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哪一趋势?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C. 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D. 地方权力不断扩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都是为了加强皇帝对朝政的直接控制,削弱了宰相或大臣的实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例题2:材料分析题(第25题)
题目:
材料一:“19世纪末,中国社会出现‘中体西用’思想,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科技。”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全盘西化’成为部分知识分子的主张,认为只有彻底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现代化。”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两种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是洋务派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时提出的一种改良主张,旨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同时引进西方技术,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未能触及根本制度变革;而“全盘西化”则出现在五四运动之后,反映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推动了思想解放,但也存在忽视本土文化价值的问题。
三、备考建议与复习策略
对于准备参加新高考历史科目的学生来说,掌握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 夯实基础知识:历史学科的核心在于对基本史实和重要事件的掌握,尤其是时间线、人物、事件和影响。
2. 提升史料分析能力:新高考更注重材料解读与逻辑推理,学生应多做材料题训练,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深度。
3. 关注时政与热点: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倾向于结合现实问题,如民族复兴、国家治理等,适当拓展相关知识面有助于应对开放性题目。
4. 积累答题技巧:学会规范作答,如分点论述、引用史实、逻辑清晰等,避免空泛回答。
四、结语
2020年新高考历史全国卷1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深入分析试卷内容与答案,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方向,提升应试能力。希望广大考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在历史学习中不断进步,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