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琴歌》原文鉴赏】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首作品虽不似《静夜思》或《春望》那般广为传诵,却以其独特的意境与情感表达,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便是《琴歌》,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颀。虽然它未被列入“唐诗三百首”中的主流篇目,但在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琴歌》全文如下:
> 主人有酒欢今夕,
> 请奏鸣琴广陵客。
> 月照城头乌半飞,
> 霜啼络纬促织机。
> 玉壶冰结,
> 落叶满空山。
> 欲问归期未有期,
>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以“琴歌”为题,描绘了一幅秋夜独坐、听琴思远的画面。诗中通过“主人有酒欢今夕”一句,勾勒出一个热闹的场景:宴饮、弹琴、欢聚,似乎是一场难得的聚会。然而,紧接着的“请奏鸣琴广陵客”,却将读者引入一种深沉的氛围。广陵客,指的是一位擅长琴艺的客人,他的演奏仿佛触动了人心最深处的情感。
接下来,“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啼络纬促织机”,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乌鸦在月光下盘旋,霜露渐重,蟋蟀在寒风中低吟。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渲染了秋夜的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玉壶冰结,落叶满空山”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玉壶中的冰逐渐凝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冷却;落叶飘零,满布空山,更添几分萧瑟与苍凉。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两句“欲问归期未有期,春风不度玉门关”,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思乡与离别。诗人想要询问归来的日期,却无人能答;而“春风不度玉门关”则借用了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乡的深切思念。玉门关是古代边疆的重要关口,象征着遥远与阻隔,春风无法吹到那里,也意味着希望与温暖难以抵达。
整首《琴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在平淡中见真情,在静默中显深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含蓄表达,展现了唐代诗歌中那种含蓄隽永、余韵悠长的艺术风格。
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更能体会到他对人生、离别与归途的深刻思考。正如古人在琴声中寄托情感,我们在文字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共鸣。
因此,《琴歌》虽不为大众熟知,却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停下脚步,聆听内心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