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赏牡丹》鉴赏及译文注释】唐代诗人王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而著称。他的诗作虽不似李白、杜甫那般气势磅礴,却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显风骨。其中,《赏牡丹》便是他描写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的一首佳作。
一、原文
《赏牡丹》
王建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桃李花开人不看,花落了时君始知。
二、译文
我独自坐着,为你的离去而悲伤,也为自己感到悲哀。人生短短百年,又能有多少时光呢?
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人们并不在意;等到花儿凋谢了,你才明白它的珍贵。
三、注释
- “闲坐”:指诗人独自静坐,思绪万千。
- “悲君亦自悲”:既为他人而悲伤,也为自身命运而感伤。
- “百年都是几多时”:人生短暂,百年不过是转瞬之间。
- “桃李花开人不看”:比喻美好的事物常常被忽视。
- “花落了时君始知”:当美好消逝后,才懂得珍惜。
四、赏析
这首诗看似写的是赏花,实则借花喻人,抒发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桃李花开人不看”这一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忽视美好、只在失去后才后悔的深刻反思。
“花落了时君始知”一句,更是点睛之笔,道出了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往往在失去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这种情感不仅适用于花,也适用于人与事,甚至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建诗歌一贯的风格:以小见大,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五、总结
《赏牡丹》虽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次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传达出最深刻的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何尝不是常常“桃李花开人不看”?唯有学会珍惜当下,方能在岁月流转中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