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全文及赏析】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中,不乏描写友情、人生感慨与自然风光的作品。其中,《长安遇冯著》便是他借与友人相遇之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首佳作。这首诗虽不似《滁州西涧》那样广为流传,却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人生感悟上,展现出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一、原文
《长安遇冯著》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夕阳西下几时回?
二、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792),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苏州刺史,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尤其擅长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诗意解析
这首诗题为“长安遇冯著”,意指诗人在长安与好友冯著相遇。从诗的内容来看,似乎并非单纯的送别之作,而是在相遇之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绘的是一个春日的场景:旅舍旁的柳树刚刚抽芽,绿意盎然。这里的“青青”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希望或期待。
次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则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对话。劝酒,是古代文人之间常见的表达方式,既是对友人的挽留,也是对相聚时光的珍惜。这里的“更尽一杯酒”并非简单的饮酒行为,而是带有情感色彩的举动,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则引出了离别的意味。阳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象征着远行与分离。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担忧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最后一句“夕阳西下几时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隐喻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逆。诗人在此发出疑问,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四句,语言简洁明了,却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人生、友情的思考。
2. 情景交融,含蓄隽永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柳色新”、“劝酒”、“阳关”等意象,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使全诗显得含蓄而富有韵味。
3. 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韦应物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离别之情,而是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体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五、结语
《长安遇冯著》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它不仅是对一次友人相逢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韦应物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唐代诗歌中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能够引起共鸣,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珍惜每一次相遇,铭记每一份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