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集体备课优秀教案,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12:07:20

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一、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际例子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 难点: 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确“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实物教具(如小方块)。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我们班有36名同学,如果每组人数相同,可以分成几组?每组多少人?”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分组方式,引出“整除”的概念,从而自然过渡到因数和倍数的学习。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讲解:

例如:

- 6 ÷ 2 = 3,说明2和3都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

- 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对于某个数而言的,不能孤立存在。

(2)动手操作,探索因数

让学生用小方块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找出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例如:

- 6可以摆成1×6、2×3,所以6的因数有1、2、3、6。

- 引导学生总结找因数的方法:从小到大依次试除,直到重复为止。

(3)找倍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一个数的倍数:

例如:3的倍数有3、6、9、12……

强调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课本上的基础练习题,巩固因数和倍数的判断方法。

(2)小组合作,互相出题,判断对方给出的数是否为因数或倍数。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是什么?

- 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 你有哪些收获或疑问?

5.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 观察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因数和倍数来解释,写一段小日记。

六、板书设计:

```

因数和倍数

1. 因数:能整除某数的数。

例:6的因数有1、2、3、6。

2. 倍数:能被某数整除的数。

例:3的倍数有3、6、9、12……

3. 注意:因数和倍数必须在整数范围内讨论。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有效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 部分学生在判断因数和倍数时仍存在混淆,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

备注:

本教案为集体备课成果,结合了多位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课堂实践,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思维发展,力求实现高效、有趣、扎实的课堂教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