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精选】北宋年间,有一位文人,一生坎坷却心怀家国,笔下文章洒脱不羁,为人豁达开朗。他便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自号“六一居士”。他的生平经历,如同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映照出一个士大夫在仕途沉浮中的心境变迁。
初入仕途时,欧阳修正值壮年,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然而,命运并未让他一路顺遂。他曾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至滁州。那时的他,虽身处逆境,却未失其志。他在滁州山水之间,寄情诗酒,写下《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他自号“醉翁”,并非真醉,而是借酒消愁、以诗抒怀,表达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与超然。
岁月如流,转眼间,欧阳修已年过半百,身体渐衰,精神也日渐疲惫。此时的他,已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心中更多的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计划在颍水之滨,远离尘嚣,安度余生。那是一片宁静的水乡,远离朝廷的纷争,远离世俗的喧闹,是他理想中的退隐之地。
“六一居士”之号,源于他对人生的总结与释然。他说:“吾有‘六一’,吾之乐也。”何为“六一”?一琴、一棋、一书、一酒、一鹤、一壶,再加上他自己,共六个“一”,正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在他的晚年,虽然身体欠佳,但他依旧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与诗词。他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境,也用文字影响后世无数学子。他的一生,是文人的典范,也是士人的楷模。
回首往事,从初谪滁山到晚年归隐,欧阳修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缩影。他经历过挫折,也享受过成功;他有过迷茫,也有过坚定。最终,在颍水之畔,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宁与自在。
六一居士,不仅是他晚年的称号,更是他一生精神的象征。他以豁达之心面对人生风雨,以淡泊之志安享晚年时光,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