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国文学竞赛试题附答案】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的兴趣,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会组织“中国文学竞赛”,通过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的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诗词、成语故事、名著片段等内容。
以下是一份专为小学生设计的“中国文学竞赛试题”,内容涵盖古诗文、成语、名著常识等,适合用于课堂练习或课外拓展。每道题后附有参考答案,方便教师或家长进行辅导。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张若虚
C. 王维
D. 白居易
2. “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A. 听说一百次也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B. 听说很多次反而更清楚
C. 没有听到过的事情才最真实
D.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是:
A. 唐僧
B. 猪八戒
C. 沙僧
D. 如来佛祖
4. 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春天的?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 《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C.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
D.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______》。
2.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
3. 成语“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这个故事出自《________》。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5.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并简单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 请你用一句话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静夜思》是李白写的。( )
2. “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
3. 《聊斋志异》是明代作家蒲松龄写的。( )
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清代学者撰写的对联。( )
5.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A
4. A
5. A
二、填空题
1. 登鹳雀楼
2. 吴用
3. 战国策
4. 陆游
5. 曹雪芹
三、简答题
(答案灵活,合理即可)
四、判断题
1. √
2. √
3. ×(应为清代)
4. √
5. √
通过这样的竞赛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在阅读与思考中感受到中国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