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16:51:02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是当代作家沈石溪创作的一篇富有哲理与情感的动物小说,讲述了在一群斑羚被猎人逼至悬崖时,老斑羚用身体为年轻斑羚搭建生命之桥,最终以牺牲自我换取族群延续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寓意深刻,不仅展现了动物世界中的生存智慧,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责任与牺牲精神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掌握关键人物和事件。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品读等方式,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文本解读与语言赏析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斑羚群体中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生命的意义。

-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斑羚“飞渡”行为背后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 难点:引导学生从动物行为中反思人类社会中的责任与牺牲精神。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2. 学生预习:通读课文,标注疑难字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斑羚生活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斑羚的生活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提问:“如果一只斑羚被困在悬崖边,它会如何逃生?你认为它们之间有没有互助的行为?”引出课题《斑羚飞渡》。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

2.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情节,梳理故事发展脉络。

3. 提问:文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动?为什么?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组讨论:

- 老斑羚为何愿意牺牲自己?

- 年轻斑羚是如何完成“飞渡”的?

-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思想?

2. 教师点拨:

- 重点分析“飞渡”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如“牺牲”、“传承”、“希望”。

- 结合具体语句,如“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体会作者对生命尊严的赞美。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环节:

- 如果你是猎人,你会怎么做?

-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类似“飞渡”的精神?

2. 情感升华: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责任?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斑羚飞渡》不仅是一则动物故事,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它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团结与牺牲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斑羚一样,勇敢前行,珍惜生命。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飞渡”》,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

2. 阅读沈石溪其他作品,如《狼王梦》,比较其写作风格与主题思想。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生命的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提升其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