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狗猫鼠读后感.docx】在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名为《狗·猫·鼠》的文章,看似是关于动物的小故事,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生哲理。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更通过他对狗、猫、鼠这三种动物的态度,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弱者的同情。
文章一开始,鲁迅便提到自己“仇猫”,并详细列举了他讨厌猫的原因。他认为猫性情高傲,喜欢欺凌弱小,尤其是对老鼠,更是毫不留情。然而,在他看来,猫并不是最可恶的,真正令人憎恶的是那些像猫一样虚伪、残忍的人。他将这些人比作“猫”,讽刺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心狠手辣,专挑软弱者下手。
与此同时,鲁迅也提到了对“鼠”的态度。他虽然不特别喜欢老鼠,但也并不厌恶它们。相反,他认为老鼠是无辜的,常常被人类欺负,甚至被当作食物或害虫来对待。这种对弱者的同情,体现了鲁迅一贯的人文关怀。在他看来,真正的强者不应以强凌弱,而应保护弱小,维护正义。
至于“狗”,鲁迅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但他在文中提到狗会“叫”,却不会“咬人”。这或许是在讽刺那些只会空喊口号、不敢行动的人。他批评那些表面上忠诚、实际上虚伪的人,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勇气和担当。
整篇文章语言幽默诙谐,却又充满深意。鲁迅用动物来比喻社会中不同的人群,既生动形象,又发人深省。他通过对狗、猫、鼠的描写,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以及社会中的不公与压迫。
读完这篇《狗·猫·鼠》,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鲁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更是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他用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之中,也让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像鲁迅这样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他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学会辨别是非,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关爱他人,尊重每一个生命。
《狗·猫·鼠》虽然篇幅不长,但它所传达的思想却深远而有力。它不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冷漠、正义与偏见。通过阅读这篇作品,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鲁迅,也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