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翻译解释及出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翻译解释及出处,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10:42:25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翻译解释及出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暮春即事》。这句诗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诗句原文与出处

原诗如下:

> 双双瓦雀行书案,

> 点点杨花入砚池。

> 闲坐小窗读唐诗,

> 每思故乡泪满衣。

> 城中桃李愁风雨,

> 春在溪头荠菜花。

此诗是杨万里晚年所作,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诗人独坐窗前读书,思绪万千,触景生情,感叹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乡土之情的怀念。

二、诗句翻译

“城中桃李愁风雨”,意思是:城中的桃树和李树在风雨中显得忧愁、凄凉。它们虽然盛开,却无法抵御风雨的侵袭,象征着繁华易逝、美好难长存。

“春在溪头荠菜花”,意思是:春天其实并不在那些华贵的桃李之中,而是在溪边的野菜——荠菜花里。荠菜花虽不起眼,却在荒野中悄然绽放,代表着一种质朴、坚韧的生命力。

三、诗句解释与寓意

这句诗通过对比“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1. 繁华与朴素的对比:桃李象征着城市中的繁华与富贵,但它们也最容易受到风雨的摧残;而荠菜花虽卑微,却能在逆境中生存,展现出生命的顽强。

2. 美与价值的再认识: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审美观上的转变——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坚韧与自然的本真。

3. 对现实的反思: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可能也在借景抒怀,表达对仕途、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田园、回归自然的向往。

四、诗人背景与创作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

这首诗写于他晚年退居家乡期间,此时他已远离官场,过着隐居生活。诗中流露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与乡野生活的热爱。

五、结语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生命力的事物。真正的春天,或许就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正如杨万里所言,人生的美好,不一定在高楼广厦之间,也可能在溪边的一朵野花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