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下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答案】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勾股定理是几何部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不仅在课本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本章内容主要围绕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展开,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对《初二数学下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的详细解答与分析,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基本概念回顾
勾股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指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即对着直角的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公式表示为:
$$
a^2 + b^2 = c^2
$$
其中,$ a $ 和 $ b $ 是直角边,$ c $ 是斜边。
二、典型练习题解析
题目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长度。
解题思路:
根据勾股定理,设斜边为 $ c $,则:
$$
c^2 = 3^2 + 4^2 = 9 + 16 = 25
$$
$$
c = \sqrt{25} = 5
$$
答案: 斜边长为5cm。
题目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0cm,一条直角边为6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解题思路:
设另一条直角边为 $ b $,则:
$$
6^2 + b^2 = 10^2
$$
$$
36 + b^2 = 100
$$
$$
b^2 = 64 \Rightarrow b = \sqrt{64} = 8
$$
答案: 另一条直角边为8cm。
题目3:如图,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底端距离墙脚3米,梯子顶端离地面的高度为4米,求梯子的长度。
解题思路:
此题可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梯子作为斜边,底端到墙脚的距离为一条直角边,高度为另一条直角边。
$$
c^2 = 3^2 + 4^2 = 9 + 16 = 25
$$
$$
c = \sqrt{25} = 5
$$
答案: 梯子长度为5米。
三、应用拓展题
题目4:小明从家出发,先向北走8公里,再向东走6公里到达学校。问小明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是多少?
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典型的勾股定理应用问题,小明的行走路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即为斜边。
$$
c^2 = 8^2 + 6^2 = 64 + 36 = 100
$$
$$
c = \sqrt{100} = 10
$$
答案: 小明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10公里。
四、总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勾股定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个定理,不仅能提高解题效率,还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建议同学们在课后多做相关练习题,结合图形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尝试将勾股定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如需更多习题讲解或拓展内容,欢迎继续关注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