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原文及翻译(文档全文预览)】引发关注。《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收录于《永州八记》之中。文章通过描绘小石城山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本文将提供该文的原文、白话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便于读者快速理解。
一、原文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洞焉,其下之石或立或卧,若城郭然,故曰“小石城山”。余与二三子,挟书而往,坐于石上,观其形胜。其山势峭拔,石色苍黑,风声如雷,草木萧瑟,气象森严。余叹曰:“此非人力所能为也,盖天地之造化也。”
山之奇,不独在石,亦在其水。水出石间,清冷可鉴,潺潺有声。余尝谓人曰:“此山虽小,然其气概非凡,足以寄吾志矣。”
二、白话翻译
小石城山记
从西山的小路向北走,翻过黄茅岭向下走,有一个洞穴,洞下的石头有的直立,有的横卧,像城墙一样,因此称为“小石城山”。我和几个朋友带着书本前往,坐在石头上,欣赏这里的地形和景色。这座山高耸陡峭,石头颜色深黑,风吹起来声音如同雷鸣,草木萧瑟,景象肃穆庄严。我感叹道:“这不是人力可以建造的,而是天地自然的造化。”
山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石头,还在于它的水。水从石头中间流出,清澈寒冷,可以照见人影,发出潺潺的声音。我曾经对别人说:“这座山虽然不大,但它的气势非凡,足以寄托我的志向。”
三、(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
出处 | 《永州八记》之一 |
体裁 | 游记散文 |
写作背景 | 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借山水抒发情感 |
主题思想 | 赞美自然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造化的赞叹与个人志向 |
山景描写 | 石状如城、风声如雷、草木萧瑟、石色苍黑 |
水景描写 | 清冷可鉴、潺潺有声 |
情感表达 | 对自然奇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四、结语
《小石城山记》虽篇幅简短,却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柳宗元通过对小石城山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身处逆境却不改初心的情怀。这篇文章不仅是山水游记的典范,也是柳宗元文学风格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