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2022年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6 15:32:09

近日,【2022年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引发关注。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成语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还涉及对词语含义、使用场景和感情色彩的准确理解。许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混淆一些常见成语的用法,导致失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易错成语,本文将总结2022年高考语文中常见的易错成语及其正确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常考易错成语总结

1. 差强人意

- 常见误用:认为“差”表示“差劲”,整体意思为“不太满意”。

- 正确解释: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今得徙,差强人意。”

2. 首当其冲

- 常见误用:泛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 正确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不能用于形容“首先做某事”。

3. 文不加点

- 常见误用:误解为“文章没有标点”。

- 正确解释: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 出处:《后汉书·王充传》:“文不加点,辞不烦手。”

4. 望其项背

- 常见误用:误以为“望尘莫及”的近义词。

- 正确解释:意思是“能够看到别人的背影”,表示可以赶上或接近。

- 反义词:“望尘莫及”。

5. 炙手可热

- 常见误用:用来形容“热门”或“受欢迎”。

- 正确解释: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令人畏惧。

- 注意:不可用于形容事物本身受欢迎。

6. 美轮美奂

- 常见误用:用于形容风景、人物等。

- 正确解释:多用于形容建筑或装饰的华丽。

- 出处:《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7. 不刊之论

- 常见误用:误以为是“无法刊登的言论”。

- 正确解释:指不可修改或不可动摇的言论。

-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此言非不刊之论也。”

8. 万人空巷

- 常见误用:形容“街上没有人”。

- 正确解释:指人们都从家里出来,聚集在一起,形容热闹场面。

- 出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百姓皆歌乐之,可谓万人空巷。”

9. 如坐春风

- 常见误用:误以为是“坐在春风里”。

- 正确解释: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或熏陶,心情愉快。

- 出处: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一:“如坐春风之中。”

10. 耳濡目染

- 常见误用:误以为是“耳朵和眼睛都受到污染”。

- 正确解释: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 出处:唐代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形。”

二、易错成语对照表

成语 常见误用 正确解释 出处/说明
差强人意 不太满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后汉书·马援传》
首当其冲 最先受到攻击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文不加点 没有标点 写文章一气呵成 《后汉书·王充传》
望其项背 望尘莫及 能够看到别人的背影,表示可以赶上
炙手可热 热门、受欢迎 权势大,气焰嚣张
美轮美奂 形容风景、人物 形容建筑或装饰的华丽 《礼记·檀弓下》
不刊之论 无法刊登的言论 不可修改或不可动摇的言论 《汉书·东方朔传》
万人空巷 街上没有人 人们都从家里出来,形容热闹场面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如坐春风 坐在春风里 受到良好教育或熏陶,心情愉快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
耳濡目染 耳朵和眼睛被污染 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三、备考建议

1. 积累与辨析并重:不仅要记住成语的意思,还要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情感色彩。

2. 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使用往往依赖于具体语境,避免脱离上下文随意套用。

3. 多读经典文章: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强对成语运用的敏感度。

4. 注重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易错成语本”,定期复习巩固。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与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考语文中更加从容地应对成语相关题目,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失分。

以上就是【2022年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