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兼爱的原文和翻译逐字逐句

2025-09-22 09:33:23

问题描述:

兼爱的原文和翻译逐字逐句,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09:33:23

兼爱的原文和翻译逐字逐句】《兼爱》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儒家“有差等之爱”的观点。本文对《兼爱》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与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

一、

《兼爱》篇主要阐述了墨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兼爱”。墨子认为,社会的混乱源于人们只爱自己而不爱他人,因此提倡“爱人若爱其身”,即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同时,墨子强调“交相利”,认为爱必须伴随着利益的互惠,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文章通过对比“别相恶”与“兼相爱”,指出“兼爱”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之道。

二、原文与逐字逐句翻译对照表

原文 逐字逐句翻译 理解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夺,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子墨子说:“现在如果国家之间互相攻打,家族之间互相掠夺,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君主不仁爱忠诚,父子不慈爱孝顺,兄弟不和睦协调,这便是天下的祸害。” 墨子指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乱象,如战争、掠夺、仇恨等,认为这是导致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然则吾为天下之利,而不为天下之害,可得而行也。 那么我为了天下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天下的祸害,是可以实行的。 墨子提出“利”是行动的标准,应以利人为目的。
是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所以圣人以治理天下为己任的人,怎么能不禁止邪恶而鼓励爱呢? 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以禁恶劝善为核心,倡导爱的重要性。
故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所以天下的人彼此相爱,强者不欺负弱者,人多的不抢夺人少的,富人不侮辱穷人,尊贵的人不轻视卑贱的人,狡诈的人不欺骗愚昧的人。 这是对“兼爱”理想社会的描绘,强调平等与互助。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凡是天下祸乱、篡权、怨恨和仇恨,之所以产生,都是因为不相爱造成的。 墨子将社会问题归因于缺乏“兼爱”,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
是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不可不察此者也。 所以圣人以治理天下为己任的人,不能不仔细考察这一点。 强调“兼爱”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反过来爱他;有利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反过来对他有利;讨厌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讨厌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他。 这是“兼爱”理念的因果逻辑,强调“爱”与“利”的回报性。
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所以说:爱人利人的人,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他;讨厌人、伤害人的人,上天必定会降祸给他。 墨子将“兼爱”上升到天命的高度,赋予其道德与宗教意义。

三、结语

《兼爱》不仅是墨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社会伦理与人际关系的经典论述。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墨子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与道德理想,强调“爱”与“利”的统一,旨在构建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尽管其理论在后世受到儒家等学派的批评,但“兼爱”理念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就是【兼爱的原文和翻译逐字逐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