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2025-05-16 20:34:53

问题描述: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6 20:34:53

《桃花源记》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它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刻,因此成为语文学习中的经典篇章之一。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一、填空题

1. 《桃花源记》中描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见到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文中提到桃花源中居民的生活状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 桃花源居民对待渔人的态度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二、选择题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桃花源的特点?

A. 环境优美 B. 社会和谐 C. 科技发达 D. 与世隔绝

答案:C

5.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人让他做什么?

A. 不要告诉任何人 B. 带领更多人来 C. 写下所见所闻 D. 返回定期报告

答案:A

三、简答题

6.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答: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这里的居民生活安定,彼此和睦相处,与外界完全隔离,不受外界纷扰,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7.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表明了桃花源居民对外界历史变迁的无知,反映了他们与世隔绝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四、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段落,并回答问题: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安逸的理想社会景象。

9.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氛围?

答:这句生动地描绘了桃花源中老少同乐的情景,体现了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社会氛围。

以上就是关于《桃花源记》的一些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大家在做这些题目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汲取正能量,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