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沪教版第五册《于易水送人》教学设计

2025-05-17 22:53:34

问题描述:

沪教版第五册《于易水送人》教学设计,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22:53:34

一、教材分析

《于易水送人》是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经典古诗教学内容。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于易水送人》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内涵。

- 了解唐代诗人骆宾王及其创作风格。

- 学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于易水送人》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易水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于易水送人》。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 你觉得诗人当时的心情如何?

(三)精读感悟

1. 分析诗句含义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 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上述两句诗的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四)拓展延伸

结合其他描写离别的诗词作品,如李白的《赠汪伦》,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深化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于易水送人》。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于友情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