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高考文科数学试卷中,算法与程序框图作为新增的重要知识点,逐渐成为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算法思想的理解、对程序流程图的识读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一、考点概述
算法与程序框图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算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算法的定义、特征及表示方法。
- 程序框图的构成:包括输入、输出、处理、判断、循环等基本结构。
- 常见算法类型:如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
- 实际应用题:通过具体问题,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题目要求绘制或分析程序框图。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题目:
执行如下程序框图,若输入 $ x = 5 $,则输出结果为?
```
开始
输入x
y = x + 3
y = y 2
输出y
结束
```
解析:
此题为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框图,没有判断和循环。
输入 $ x = 5 $,
第一步:$ y = x + 3 = 5 + 3 = 8 $
第二步:$ y = y \times 2 = 8 \times 2 = 16 $
最终输出 $ y = 16 $
答案:16
例题2:
题目:
下图是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 $ a = 1 $,$ b = 2 $,求输出的值。
```
开始
输入a, b
c = a + b
d = c 2
e = d - a
输出e
结束
```
解析:
按照程序步骤逐步计算:
输入 $ a = 1 $,$ b = 2 $
$ c = a + b = 1 + 2 = 3 $
$ d = c \times 2 = 3 \times 2 = 6 $
$ e = d - a = 6 - 1 = 5 $
最终输出 $ e = 5 $
答案:5
例题3:
题目: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 x = 4 $,求输出结果。
```
开始
输入x
i = 1
s = 0
当i ≤ 5时:
s = s + i
i = i + 1
输出s
结束
```
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
初始值:$ x = 4 $,但在这个程序中 $ x $ 并未参与运算,因此不影响结果。
循环过程如下:
| i | s |
|---|-------|
| 1 | 0+1=1 |
| 2 | 1+2=3 |
| 3 | 3+3=6 |
| 4 | 6+4=10|
| 5 | 10+5=15|
循环结束后,$ s = 15 $
答案:15
三、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1. 理清流程方向:程序框图通常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注意箭头指向。
2. 关注变量变化:在循环结构中,注意变量的初始值和每次循环后的变化。
3. 避免忽略条件判断:如果有“是”或“否”的判断框,要仔细分析每条路径。
4. 多做真题练习:熟悉常见的题型和出题思路,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四、总结
2012年高考文科数学中的算法与程序框图部分,虽然难度适中,但考查内容较为全面,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系统训练和深入理解,可以有效提升在该部分内容上的得分水平。
温馨提示: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复习,同时多做一些模拟题来巩固知识,提升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