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共二十首,内容多反映作者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感悟。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第五首,常被单独引用,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白话翻译
我住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
你问我为何能做到这样?只因我的心已经远离尘世,自然就感到宁静。
我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心境闲适,抬头便看见远处的南山。
傍晚时分,山间的景色格外美好,飞鸟成群归来。
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想要说清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道出了心灵的宁静才是真正的超脱,而非物理环境的偏远。这种思想体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人格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画面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出陶渊明诗歌“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此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道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以及言语难以尽述的深意。
四、总结
《饮酒·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更是一首体现诗人精神境界和人生哲思的佳作。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