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民俗风情。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这一天纷纷以诗寄情,抒发对家国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句,带您领略古人笔下的端午情怀。
1. 屈原《离骚》(节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然这首诗并非专为端午节所作,但屈原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人物,他的精神与作品深深影响了后世,成为端午节文化的核心象征之一。
2. 文天祥《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文天祥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爱国情怀。
3. 苏轼《六幺令·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欲凭谁寄彩丝缠。”
苏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如佩戴香囊、系五彩丝等,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
4. 李清照《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中弄。”
李清照以婉约之笔,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温情。
5.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中弄。”
虽与李清照同题,但欧阳修的词风更为豪放,展现了端午节的热烈氛围。
6. 赵蕃《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此诗表达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无限感慨。
7. 杨无咎《青玉案·端午》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已。
龙舟竞渡,鼓声喧天,粽子飘香。”
诗人通过描写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粽子飘香等习俗,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节日图景。
8. 岳飞《满江红·写怀》(节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虽然岳飞的这首词并非直接描写端午节,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与端午节所倡导的忠义精神不谋而合。
9. 陆游《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酒满杯。
棕叶包黍米,艾草挂门楣。”
陆游以朴实的语言记录了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展现了乡村端午的质朴与温馨。
10. 郑思肖《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诗人借端午节追忆屈原,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惋惜。
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穿越千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妨静下心来,读一首端午诗,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