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初中读后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他十篇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文章。虽然这本书写于上世纪初,但它的文字依然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作为一名初中生,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也从中体会到了许多人生哲理。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鲁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时在百草园中的自由与快乐,以及后来进入三味书屋后所感受到的压抑与束缚。这让我联想到自己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的变化:曾经无忧无虑的日子逐渐被繁重的课业和严格的纪律取代。然而,正是这种对比,让我明白了成长的意义——在规矩中学会自律,在约束中找到方向。
除了对童年的回忆,《阿长与〈山海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描写了一个粗俗但善良的保姆阿长,她虽然不识字,却愿意为“我”买来《山海经》,这份朴实的情感让人感动。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朋友不一定非要才华横溢,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温暖人心。
此外,像《藤野先生》这样的文章,讲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经历,以及他对恩师藤野严九郎的感激之情。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读完《朝花夕拾》,我不仅看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更感受到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始终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朝花夕拾》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作为初中生,我从中学会了珍惜当下,也更加理解了父母和老师的用心。希望今后还能有更多机会阅读这样的经典之作,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