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 理解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体会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杨万里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乡村风景图,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色吗?你觉得它美吗?”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提问:“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内容?你读懂了哪些地方?”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句讲解: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说明:篱笆稀疏,小路蜿蜒,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但叶子还没长满。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园景象。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说明:孩子们奔跑着追逐蝴蝶,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田里,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童趣和春天的生机。
2. 讨论交流:
- 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 情境再现:
-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诗中的小路上,看到花、听到风、感受到阳光。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介绍诗人杨万里:
-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 提问:“你觉得杨万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2. 比较阅读:
- 对比《村居》等其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感受不同诗人的风格。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
3. 教师总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还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六)作业布置(2分钟)
1. 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一幅画面,并画出来。
3. 查阅杨万里的其他作品,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五、板书设计:
```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朗读、想象和讨论中深入理解诗意。今后可以更多地结合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以上为原创教学设计,内容贴近教材,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语言积累,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