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诗词】《从军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共七首,其中第二首尤为脍炙人口。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雄浑的意境,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与戍边生活的艰辛。
原诗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英勇无畏。第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出边地辽阔而苍凉的景象,青灰色的云层笼罩着遥远的雪山,营造出一种压抑而肃穆的氛围;第二句“孤城遥望玉门关”,则点明了边防要地——玉门关,象征着边疆的险要与战争的紧张。
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战士们誓死守卫国家的决心。他们历经无数战斗,身上的铠甲早已磨损,但依然坚守岗位,誓要打败敌人,不达目的决不回还。这种坚定的信念与牺牲精神,正是古代边塞诗中最为动人之处。
王昌龄作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写景生动,更富有情感与哲理。他善于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人物内心世界,使读者在感受边塞风光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将士们的悲壮与忠诚。
《从军行》二首虽然篇幅短小,却气势磅礴,语言凝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深情礼赞。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从军行七首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