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苏轼译文及赏析】《洞仙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月下与友人共饮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在词作上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原文:
>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 水殿云廊,风露满襟寒。
> 可怜一曲《阳关》,断肠声里,泪湿罗衫。
> 烛影摇红,斜照罗帷,梦回何处?
> 起来独坐,月如钩,冷风穿户。
> 忆昔芳年,携手同游,笑语盈盈,乐事难再。
> 今朝重到,物是人非,空对明月,心绪难安。
> 酒酣耳热,忽觉身轻,似欲乘风归去。
> 遥想蓬莱,仙山缥缈,恍若梦境。
> 愿得长醉,不复醒,人间万事皆休。
译文:
她的肌肤如冰般洁白,身体清冷,没有一丝汗水。
她在水边的宫殿中漫步,风吹过,露水沾湿了衣襟。
那首《阳关三叠》的曲子,让人听了心碎,泪水打湿了衣袖。
烛光摇曳,红色的火焰映照着帘幕,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
起身独自坐在窗前,月亮弯弯,冷风穿过门窗。
回忆起当年青春年少时,一起出游,欢声笑语,快乐的日子难以再现。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一切依旧,但人已不在,只能对着明月,心中充满惆怅。
酒喝得微醺,情绪高涨,忽然觉得身体轻盈,仿佛可以乘风而去。
遥想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岛,遥远而神秘,仿佛只是梦境。
只愿长久沉醉,不再清醒,世间的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
赏析:
《洞仙歌》虽为苏轼所作,但风格上更接近于婉约派,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整首词通过描绘一个秋夜独坐、思念旧友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感慨。
词中“冰肌玉骨”、“水殿云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增强了词的意境美。而“可伶一曲《阳关》”则借古曲抒情,表现出深切的离愁别绪。“梦回何处”、“心绪难安”等句,则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结尾“愿得长醉,不复醒”,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正是苏轼词作中常见的一种人生感悟。
总的来说,《洞仙歌》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在人生起伏中的心境变化。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词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