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_79)及表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是企业设计和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规范工业企业内部的卫生条件,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我国曾发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其中“表1”作为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详细列出了各类工业场所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及相关卫生要求。
“表1”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和作业场所,如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分别规定了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高温、辐射等各项卫生指标的限值。这些数据不仅为企业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依据,也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了科学支持。
例如,在化工行业中,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限制有着明确的规定;而在冶金行业,则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限定。此外,对于车间内的噪声水平、照明强度、温度湿度等基本卫生条件也有相应的要求,以确保工人在舒适且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表1”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后续的国家标准也进行了更新和调整。但TJ36-79作为早期的重要参考文件,仍然在某些行业或地区被用作基础依据。
总的来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是保障工业生产过程卫生安全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健康的重视,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特点,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