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丙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丙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16:21:40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丙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在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考生往往面临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以及整体内容把握等多重挑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本文选取《汉书·丙吉传》作为训练材料,结合高考命题趋势,设计一套模拟训练题,并附上详细解析与白话译文,便于理解和巩固。

一、原文选段

>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宽和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时为御史大夫,数上疏言事,多见采纳。后为丞相,封博阳侯。其在位,务以宽仁为主,不苛求细行。尝行,逢母老而道旁有卖饼者,问之曰:“汝何以至此?”对曰:“吾老母病,无以养。”吉曰:“善,吾当助汝。”遂分衣食与之,令其归养母。后母卒,其人感德,欲报之,吉不许。曰:“吾非为名,但念人之困耳。”

二、题目设计

题目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数上疏言事

2. 见采纳

3. 封博阳侯

4. 不事家人生产

题目二:翻译下列句子。

1. 吾非为名,但念人之困耳。

2. 吉不许。曰:“吾非为名,但念人之困耳。”

题目三:简答题。

1. 丙吉为何要帮助卖饼的老妇?他当时的态度如何?

2. 文中通过哪些细节表现了丙吉“宽和有大度”的性格特点?

三、答案解析

题目一解析:

1. 数:屡次、多次。

2. 见:被。表示被动。

3. 封:封爵、封赏。

4. 不事:不从事、不经营。

题目二解析:

1. 我不是为了名声,只是怜悯人们所处的困境罢了。

2. 丙吉没有答应。他说:“我不是为了名声,只是怜悯人们所处的困境罢了。”

题目三解析:

1. 丙吉看到卖饼的老妇因母亲生病无法养活自己,心生怜悯,因此决定帮助她。他态度温和、体恤民情,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

2. 文中通过丙吉主动询问卖饼者的处境、给予帮助、拒绝回报等行为,表现出他宽厚仁慈、不图名利的性格特征。

四、白话译文

丙吉,字少卿,是鲁国的人。他为人宽厚仁慈,不热衷于家庭产业的经营。当时担任御史大夫,多次上奏章陈述意见,大多被朝廷采纳。后来升任丞相,被封为博阳侯。他在任期间,以宽厚仁爱为主导,不苛责小的过失。有一次外出,遇到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在路边卖饼,便问她:“你为什么到这个地步?”老妇回答说:“我的母亲生病了,我没办法养活她。”丙吉说:“好,我会帮助你。”于是把衣服和食物分给她,让她回去奉养母亲。后来老妇去世,这个人想报答丙吉的恩情,丙吉却拒绝了,说:“我不是为了名声,只是怜悯人们所处的困境罢了。”

五、学习建议

1. 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如“数”“见”“封”“不事”等,这些词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掌握。

2. 理解人物性格:文言文中常通过人物言行体现其性格,注意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和语言表达。

3. 注重语境理解:文言文阅读离不开上下文,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准确理解。

通过本篇《汉书·丙吉传》的模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能增强对历史人物精神风貌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积累、反复练习,逐步提升文言文的综合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