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认识人民币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其换算关系,能够正确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游戏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人民币的面值识别及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准备
- 人民币实物或图片卡片
- 教学课件
- 小组活动任务单
- 模拟购物场景道具(如小商品、价格标签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超市购物小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小票上的金额是怎么计算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如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实物。
2. 知识梳理(10分钟)
- 回顾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 明确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 举例说明:如5元等于多少角?20角等于多少元?
3. 游戏互动(15分钟)
游戏一:找朋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若干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卡片,要求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朋友”(如1元=10角),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游戏二:购物小达人
设置一个模拟商店,学生扮演顾客,使用“货币”购买物品。教师提供商品价格标签,学生根据所带“钱”进行选择,判断是否足够支付,或者需要补多少钱。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妈妈给了你5元,买了一支2元的铅笔,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
5.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使用人民币,以及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
五、作业布置
1. 画出自己喜欢的人民币,并写出其面值。
2. 和家长一起到超市购物,记录一件商品的价格,并计算所需支付的金额。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备注: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认识人民币”的复习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