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在多样化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熟练运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 难点:理解“求商”与“乘法口诀”的关系,灵活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练习题卡、小黑板等。
-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糖果,想要分给班上的小朋友。如果每组有4人,共有20颗糖,每人可以分到几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已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复习旧知(8分钟)
1. 口诀接龙:教师出示乘法算式,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口诀和结果,如:
- 3×4=?口诀是?
- 5×2=?口诀是?
2. 填空练习:
- ( )×3=9
- 4×( )=12
- ( )×5=20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后续的除法计算打下基础。
(三)探究新知(10分钟)
教师出示除法算式:
- 12÷3=?
- 18÷6=?
- 16÷4=?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更快地找到商?
学生尝试自己用乘法口诀来求商,教师适时点拨:
- “3×4=12,所以12÷3=4”
- “6×3=18,所以18÷6=3”
(四)巩固练习(15分钟)
1. 基础练习:
- 10÷2=?
- 15÷5=?
- 8÷4=?
- 12÷6=?
- 9÷3=?
2. 对比练习:
将乘法算式与对应的除法算式配对,如:
- 3×4=12 → 12÷3=4
- 5×2=10 → 10÷5=2
3. 游戏互动:
设计“找朋友”游戏,将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分别写在卡片上,学生分组寻找对应的关系。
(五)拓展提升(7分钟)
出示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如:
- 有18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 一盒彩笔有12支,每个同学分3支,可以分给多少个同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六)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
-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关键是找到与被除数相关的乘法算式;
- 口诀不仅是记住了,还要会灵活运用。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与疑问,教师给予肯定与补充。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练习册第35页的练习题;
2. 自编一道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应用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
```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
除法算式 乘法口诀
12 ÷ 3 = 4 3 × 4 = 12
18 ÷ 6 = 3 6 × 3 = 18
16 ÷ 4 = 4 4 × 4 = 16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了2—6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个别学生中仍存在口诀不熟、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今后应加强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