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优秀范文】题目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范文:
以劳润心,以德立身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出自《左传》的古语,穿越千年时光,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告诉我们,勤劳不仅是生存的根本,更是精神的支柱。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常常被浮躁与功利所侵蚀。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它不仅仅是体力上的付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道出了劳动背后的深刻意义——它让我们懂得珍惜,也让我们学会感恩。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存在,他们用双手创造财富,用汗水浇灌希望。
在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不断取代传统劳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的价值被削弱,反而更加凸显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劳动不仅培养了人的意志力和责任感,还塑造了一个人的品格。那些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那些在实验室中默默钻研的科研人员,那些在医院里守护生命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身影,构成了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础。
劳动,也是一种传承。从古代的“耕读传家”到今天的“工匠精神”,劳动始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我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的鼓励,更是对劳动精神的礼赞。正是无数普通劳动者的坚持与奉献,才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前行。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开始忽视劳动的意义,甚至将劳动视为低贱之事。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敬。无论是清洁工、快递员,还是教师、医生,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
总之,劳动不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人生的一种修行。它教会我们责任,赋予我们尊严,也让我们在奋斗中找到价值。让我们以劳动为舟,以品德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主题,围绕“劳动”的意义展开论述,既有传统文化的引用,又有现代现实的思考,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文章既体现了对“劳动”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敬意,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