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曲《飞鸟各投林》写的是谁原文及赏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上极具艺术价值,在诗词歌赋方面也展现了极高的文学造诣。其中,《飞鸟各投林》是《红楼梦》中一首极具象征意义的曲子,常被读者认为是对书中主要人物命运的预言与总结。
一、原文内容
《飞鸟各投林》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十二钗判词之一,其原文如下:
> 画梁春尽落香尘,
> 善恶到头终有报,
> 只是红颜多薄命,
> 一朝春尽红颜老,
> 花落人亡两不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飞鸟各投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曲”,而是以诗的形式出现,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首具有谶语性质的诗句,通常被认为是《红楼梦》中对众多人物命运的概括性描写。
二、作品背景
《飞鸟各投林》出现在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后,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有关她们命运的图画。这实际上是一种预示性的文学手法,用以暗示小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命运走向。而“飞鸟各投林”这一说法,源自于民间俗语“鸟儿归林,各自安身”,意指每个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归宿,无论好坏。
三、作品寓意
从字面来看,“飞鸟各投林”描绘的是群鸟四散飞入各自的树林,象征着人们各自寻找自己的归宿。在《红楼梦》的语境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生如鸟,各有去向,最终都将回归自己的命运轨迹。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蕴含深意。它既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也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逆转。尤其是“红颜多薄命”一句,直指书中许多女性角色的命运悲剧,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她们或早逝、或孤独、或悲剧收场,正是“红颜薄命”的写照。
四、人物对应分析
虽然《飞鸟各投林》没有明确点名某一个人,但从整部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命运来看,它更像是对整个贾府兴衰以及十二钗命运的总结。其中,林黛玉的早逝、薛宝钗的婚姻不幸、王熙凤的权谋失败、贾元春的早逝、贾探春的远嫁等,都可以看作是“飞鸟各投林”的具体体现。
五、艺术特色
1. 象征性强:通过“飞鸟”与“林”的比喻,表达人生漂泊、命运各异的主题。
2. 语言简练:全诗仅四句,却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3. 情感深沉:虽未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命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六、结语
《飞鸟各投林》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曲”,但它在《红楼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是人物命运的缩影,也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揭示了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命运悲剧,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情节的发展,更要细细品味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字,它们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寓意与情感,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