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中班语言活动:月亮姐姐出来了(早期阅读)-】一、活动目标:
1. 通过绘本《月亮姐姐出来了》的阅读,激发幼儿对夜晚和月亮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绘本《月亮姐姐出来了》(适合中班幼儿阅读)。
2. 教师自制的月亮图片、星星贴纸等教具。
3. 轻柔的背景音乐(如轻快的钢琴曲或自然音效)。
4. 幼儿操作材料:画纸、彩笔、月亮形状的卡片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月亮吗?晚上睡觉的时候,月亮会出来吗?”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接着出示月亮图片,引出今天的阅读主题。
2. 阅读绘本(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月亮姐姐出来了》,边读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适时提问:“月亮姐姐在干什么?”“她遇到了谁?”鼓励幼儿模仿书中的角色说话,增强互动性。
3. 讨论与交流(8分钟)
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月亮姐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希望月亮姐姐带你去哪?”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创意延伸(10分钟)
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姐姐”或者设计一个“月亮探险”的故事。完成后,邀请幼儿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并鼓励他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绘本,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建议:
1. 在区域角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 开展“我眼中的月亮”绘画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3. 结合科学活动,简单介绍月亮的运行规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绘本阅读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夜晚的美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语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