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0 12:44:48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1. 身体发展:通过跳竹竿舞,锻炼幼儿的协调性、节奏感和腿部力量。

2. 社会性发展: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发展:激发幼儿对传统舞蹈的兴趣,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4. 认知发展: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特点,提升观察与模仿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两根长竹竿(或替代物如木棍、塑料管等),音乐伴奏(可选用轻快的民族音乐)。

2. 环境布置:选择宽敞、平坦的场地,确保活动安全。

3.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准备好示范动作。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介绍“竹竿舞”,并播放一段简短的竹竿舞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舞蹈动作和节奏。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舞蹈吗?它看起来有趣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

教师分步骤示范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如“开合跳”、“侧步跳”、“交叉步”等。鼓励幼儿跟随模仿,注意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 分组练习(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由两名幼儿持竹竿,其他幼儿进行跳跃。开始时教师带领练习,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尝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保持距离,避免碰撞。

4. 合作游戏(10分钟)

组织“竹竿舞接力赛”游戏,每组幼儿轮流跳竹竿,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总结分享(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今天的感受,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作或最有趣的瞬间。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五、延伸活动

1.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竹竿道具,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创编动作。

2. 结合美术活动,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竹竿舞”。

3.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一起跳竹竿舞,增进家庭互动。

六、注意事项

1. 活动前检查场地和器材,确保安全。

2. 根据幼儿体能调整难度,避免过度疲劳。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竹竿舞”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民族元素,丰富健康领域的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幼儿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