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词牌名、体裁特点及语言风格。
- 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 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品内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豪迈奔放的情怀,体会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词中所表现的豪情壮志和艺术特色。
- 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抱负与人生感慨。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朗读、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苏轼的相关资料
- 教学卡片、练习纸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哪首诗吗?”
引出课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并展示课题。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营造氛围。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3. 提问:这首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第三环节:细读品析(20分钟)
1. 词句赏析
- “老夫聊发少年狂”:分析“聊发”一词的意味,体会作者虽年长却仍怀有豪情。
- “左牵黄,右擎苍”:描绘打猎场景,展现气势。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画面感强,体现场面宏大。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借用典故,表达自比英雄的豪情。
2. 情感解读
-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词中不仅写打猎,更寄托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抱负。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10分钟)
1. 结合苏轼的生平,介绍他在密州期间的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作背景。
2. 拓展阅读苏轼其他作品,如《定风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比较其风格变化。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早期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宋词的艺术魅力,也感受到了一位文人对国家、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理解。
3. 自选一首苏轼的词,进行赏析并做读书笔记。
五、板书设计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一、打猎场景描写
二、情感:豪情壮志、建功立业
三、风格:豪放激昂、意境开阔
四、意义:抒发理想,展现个性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词作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