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庄艺术卖比过程自述】我叫李然,是北京宋庄的一名自由艺术家。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卖比”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是在贬低艺术的价值。但没办法,在这个圈子里,谁不想多卖几幅画呢?尤其是在宋庄,这里聚集了无数的艺术家,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有时候不是你画得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作品。
我第一次参加“卖比”,是在2019年的秋天。那时候我刚从美院毕业,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宋庄,租了一间小工作室,每天画画、发朋友圈、发微博,希望能有人注意到我。可现实是,没人理我。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在想:我是不是太差了?还是我选错了地方?
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宋庄有个“卖比”活动,就是大家把画挂出来,让观众来买或者出价,价格由买家决定。我当时半信半疑,觉得这不就是个“拍卖”吗?但后来想想,反正也没别的办法,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
那天,我带了五幅画,都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有抽象的,也有写实的。现场人不多,但气氛还挺热闹。有人在看画,有人在聊天,还有人在拍照。我站在一旁,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结果,第一幅画被一位中年男士买走了,他只说了一句:“我喜欢这幅画。”然后就付了钱。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没站稳。
后来几天,我的画陆陆续续被卖出去了,虽然价格不高,但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鼓励了。我开始明白,卖画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的存在,听到我的声音。
不过,“卖比”也不是那么轻松。有时候,你画得再好,也可能会被冷落;有时候,别人买走的可能并不是你最得意的作品。但这恰恰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无法被量化,也无法被预测。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我不再执着于每幅画都能卖出高价,而是更在意每一次展示的机会,每一次与观众的互动。宋庄的“卖比”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市场,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宋庄,去更大的城市,面对更复杂的市场。但这段经历,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艺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的“北京宋庄艺术卖比过程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