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优质课完美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优质课完美版,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20:59:42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优质课完美版】【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与人物形象;

2.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 学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 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 理解“我”与闰土之间的情感变化;

- 掌握文中运用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 理解“我”对乡村生活和纯真友谊的向往;

- 感受作者在回忆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讲述的是“我”与儿时伙伴闰土之间的故事。你们有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或者听说过这个名字?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导:“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篇课文,看看鲁迅笔下的那个充满童趣、质朴可爱的少年闰土。”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教师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1.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我”和闰土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3. 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讲述了与闰土一起玩耍、听他讲各种新鲜事的情景;

- 闰土聪明、勇敢、机灵,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朋友;

- 随着时间推移,“我”与闰土逐渐疏远,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闰土的句子,如:

-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 “他那时却还不知道一些事,闭着眼睛,将纸团塞进嘴里,嚼着,还说‘这东西好吃’。”

通过这些描写,学生感受到闰土的天真、活泼和朴实。

2. 情感变化分析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后来不再和闰土玩耍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

- “我”和闰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生活轨迹逐渐不同;

- 这种变化让“我”感到失落,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

四、合作探究(15分钟)

教师布置任务:

1. 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

2. 分析这些描写如何体现闰土的性格特点;

3. 谈谈你对“我”与闰土关系变化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并补充。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样对待闰土?

- 你有没有类似“我”和闰土这样的朋友?

- 你觉得现在的同学之间还有像闰土那样的纯真友谊吗?

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六、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

《少年闰土》不仅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更是一首关于友情、成长和思念的诗。通过闰土这个形象,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真、善良的农村少年,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 人物形象:聪明、勇敢、朴实

- 情感变化:亲密 → 疏远 → 怀念

- 写作手法:细节描写、对比手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