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2020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附板书+教学反思-(360)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20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附板书+教学反思-(360),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1 11:29:40

2020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附板书+教学反思-(360)】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三年级是学生初步建立科学思维和探索兴趣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落实《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本教案以“认识水”为主题,围绕“水的性质”、“水的状态变化”等内容展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等。

- 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水的变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分享,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水的基本性质及状态变化。

- 难点: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及其原理。

三、教学准备

- 实验材料:烧杯、冰块、热水、透明玻璃杯、纸巾、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等。

- 教学课件、图片资料、板书设计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无色、无味,但对我们来说却非常重要。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水’的秘密。”

(二)新授内容(20分钟)

1. 观察水的性质

- 学生分组观察水的颜色、气味、透明度,并用语言描述。

-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水与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

2. 实验探究:水的状态变化

- 实验一:水结冰

将水倒入烧杯,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观察水结成冰的过程。

- 实验二:水蒸发

在阳光下或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逐渐变少的现象。

- 实验三:水蒸气凝结

在烧杯口盖上玻璃片,加热后观察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3.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实验结果,归纳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并板书知识点。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 完成课本上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 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水的状态变化?如何利用这些变化?

(四)小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五、板书设计

```

认识水

1.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2. 水的状态变化:

- 液态 → 固态(结冰)

- 液态 → 气态(蒸发)

- 气态 → 液态(凝结)

3. 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直观观察,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水的性质和状态变化,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在实验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但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部分实验未能充分展开。

此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今后应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同时,在环保意识的渗透方面,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科学素养,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设计,适用于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使用,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