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14个穴位及作用】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穴位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胸部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包含多个重要穴位,常用于调理心肺功能、缓解胸闷、改善呼吸等。以下是胸部常见的14个穴位及其主要作用总结。
一、胸部常见14个穴位及作用总结
| 序号 | 穴位名称 | 位置描述 | 主要作用 |
| 1 | 膻中 | 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 | 理气宽胸,止咳平喘,通络止痛 |
| 2 | 天池 | 乳头直下,第4肋间隙 | 宽胸理气,清热解毒 |
| 3 | 中府 | 锁骨下窝凹陷处,腋前线 | 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
| 4 | 云门 | 锁骨外侧端下方,腋前线 |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
| 5 | 极泉 | 腋窝顶部,上臂内侧 | 活血通络,缓解肩臂疼痛 |
| 6 | 膏肓 |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补益气血,调理脏腑 |
| 7 | 鸠尾 | 剑突下方,脐上3寸 |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
| 8 | 玉堂 | 胸骨中段,剑突上方 | 清热利咽,宽胸理气 |
| 9 | 神门 | 腕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前凹陷处 | 安神定志,宁心安神 |
| 10 | 内关 | 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 | 和胃止呕,宁心安神 |
| 11 | 曲泽 | 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桡侧 |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
| 12 | 少海 | 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 安神定志,通络止痛 |
| 13 | 少冲 | 手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 清热开窍,醒神止痉 |
| 14 | 关元 | 脐下3寸 | 补肾固本,调经止带 |
二、总结
以上14个穴位分布在胸部及相关区域,涵盖了心、肺、胃、肝等多个脏腑的功能调节。通过按摩、针灸或艾灸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多种身体不适症状,如胸闷、咳嗽、失眠、消化不良等。日常生活中,适当关注这些穴位的保健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穴位操作,以确保安全与效果。
以上就是【胸部14个穴位及作用】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