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的意思。】“始作俑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第一个做殉葬俑的人”,引申为“首先发起某项不好的行为或制度的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常用来批评那些在不良风气、错误做法或恶劣事件中起带头作用的人。
一、
“始作俑者”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意是指古代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后来被引申为“第一个干坏事的人”或“引发问题的根源”。这个成语多用于指责那些在不良现象中率先行动、造成负面影响的人。
该词常用于批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错误政策等,强调责任归属和源头问题。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过度指责。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始作俑者 |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 字面意思 | 第一个做殉葬俑的人 |
| 引申含义 | 首先发起不正当行为或错误做法的人 |
| 词性 | 名词(也可作动词)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 使用场景 | 批评不良风气、错误行为、负面事件的源头人物 |
| 近义词 | 首恶、罪魁祸首、元凶 |
| 反义词 | 后继者、追随者、跟从者 |
| 典型例子 | 某些政策的推行者是导致社会问题的始作俑者 |
| 注意事项 | 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滥用或误解 |
三、小结
“始作俑者”不仅是对历史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要追本溯源,明确责任主体。同时,也警示我们,不应盲目效仿他人,尤其是那些带有负面导向的行为。
以上就是【始作俑者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