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京汉铁路有多少工人】192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二七惨案”,而这一事件与京汉铁路工人密切相关。京汉铁路是连接北京与汉口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当时中国铁路系统中最为繁忙的线路之一。在1923年,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数量庞大,他们不仅是铁路运营的核心力量,更是当时工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的数量情况,以下是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数据。
一、历史背景简述
京汉铁路于1906年全线通车,全长约1200公里,贯穿河北、河南、湖北三省。随着铁路的发展,沿线车站、机务段、工务段等单位逐渐增多,大量工人被雇佣从事铁路建设、维护和运营工作。到1923年前后,京汉铁路已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的罢工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造成大量工人伤亡,史称“二七惨案”。这次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的觉醒,也凸显了铁路工人的组织性和斗争精神。
二、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数量分析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总数在1923年大约为1.5万名左右,其中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关键站点:
| 站点名称 | 工人数量(估算) | 备注 |
| 北京(正阳门) | 2000人 | 主要负责调度、客运服务 |
| 郑州 | 3000人 | 京汉铁路重要枢纽站 |
| 汉口(江岸) | 4000人 | 工人集中地,工会活动频繁 |
| 徐州 | 1500人 | 中途停靠点,工人数量较少 |
| 其他沿线站点 | 4000人 | 包括机务、工务、电务等部门 |
合计:约15,000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是基于当时的铁路运营规模和工人编制情况做出的估算,实际人数可能因季节、任务变化等因素有所波动。
三、工人构成与工作性质
京汉铁路的工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机务工人:负责火车驾驶、检修等工作;
- 工务工人:负责轨道铺设、维修;
- 电务工人:管理信号系统、通信设备;
- 站务人员:包括售票员、检票员、行李搬运工等;
- 其他辅助人员:如厨师、清洁工等。
这些工人多为来自农村的劳工,生活条件较差,工资低廉,但他们在铁路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结语
1923年京汉铁路的工人总数约为1.5万人,他们不仅支撑了这条重要铁路线的正常运行,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坚力量。二七惨案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早期工人阶级斗争的高潮,也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通过以上总结与数据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京汉铁路工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就是【1923年京汉铁路有多少工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