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课文及翻译】《西门豹治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官员西门豹在治理邺地时,巧妙地破除迷信、惩治恶霸、兴修水利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智慧与正义的力量。
一、课文总结
西门豹被派往邺地担任地方官,发现当地百姓因“河伯娶妇”的迷信活动而深受其害。原来,当地的官吏和巫婆借“河伯娶妇”之名,骗取钱财,甚至害死无辜女子。西门豹没有直接对抗这些恶势力,而是利用“河伯娶妇”的仪式,将巫婆和官吏投入河中,以此震慑众人,使他们认识到迷信的荒谬。随后,他组织百姓开凿水渠,发展农业,使邺地逐渐繁荣起来。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反对迷信、倡导科学、为民造福的思想。
二、课文内容与翻译对照表
| 课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 西门豹,魏文侯时人也。 | 西门豹是魏文侯时期的一个人。 | 
| 为邺令,甚有声。 | 他担任邺地的县令,很有名声。 | 
| 民方俗信鬼神,每岁以女祭河伯。 | 当地风俗相信鬼神,每年都要用女子祭祀河伯。 | 
| 巫祝以是为利,常取人家女,投之于河。 | 巫师和巫婆借此谋利,经常抢夺别人家的女儿,扔进河里。 | 
| 西门豹至,欲止其俗。 | 西门豹到任后,想制止这种风俗。 | 
| 巫祝曰:“此河伯娶妇,不致则大水。” | 巫师说:“这是河伯娶媳妇,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发大水。” | 
| 西门豹曰:“请为我告河伯。” | 西门豹说:“请让我去告诉河伯。” | 
| 乃召三老、巫祝、吏民之长者,皆会于祠堂。 | 于是召集三老、巫师、地方官和年长的百姓,都来到祠堂。 | 
| 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 | 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妻子来!” | 
| 巫祝即引妇出,西门豹视之,曰:“是女子太丑,不能事河伯。” | 巫师立即带女子出来,西门豹一看,说:“这个女子太丑了,不能侍奉河伯。” | 
| 乃令吏卒投之于河。 | 于是命令差役把她扔进河里。 | 
| 巫祝惧,不敢复言。 | 巫师害怕了,不敢再说话。 | 
| 西门豹遂发民凿池,导水以灌田。 | 西门豹于是发动百姓挖池塘,引导水流灌溉农田。 | 
| 邺地大治。 | 邺地从此变得富足安定。 | 
三、文章启示
《西门豹治邺》不仅是一篇历史故事,更是一则深刻的教育文本。它告诉我们:
- 要敢于挑战迷信和腐败:面对不合理的传统习俗,要有勇气去改变。
- 智慧比暴力更有力量:西门豹没有直接镇压,而是用计策让民众明白真相。
- 为民办实事才是真正的政绩:他不仅破除了迷信,还改善了民生,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
如需进一步了解《西门豹治邺》的写作背景或拓展阅读,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语文教材中的延伸资料。
以上就是【西门豹治邺课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