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老赖的政策规定有哪些】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针对“老赖”(即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日益完善。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限制和惩戒。以下是对目前相关规定的总结。
一、主要政策与规定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明确了将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并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曝光。
2. 《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
提出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包括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刑法》相关条款
对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可追究其刑事责任,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依法判处刑罚。
4. 《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
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进行高消费行为,如购买不动产、车辆,进行旅游、娱乐等。
5. 《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的意见》
强调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综合惩戒体系。
二、对“老赖”的具体惩戒措施
| 惩戒措施 | 具体内容 |
| 纳入失信名单 | 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公示,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
| 限制高消费 | 不得进行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星级酒店等 |
| 限制贷款与融资 |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不得向其提供贷款或融资服务 |
| 限制担任企业高管 | 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 限制子女教育 | 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
| 限制出境 | 不得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 |
| 刑事追责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三、其他辅助措施
- 媒体曝光:通过新闻媒体、法院公告等方式公开“老赖”信息,形成社会舆论压力。
- 联合惩戒机制:公安、税务、工商、银行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老赖”实施全方位限制。
- 信用修复机制:部分地区已试点允许失信被执行人通过履行义务、主动还款等方式申请信用修复。
四、结语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对“老赖”的惩戒手段越来越严格,不仅从法律层面加大打击力度,也在社会层面形成强大的道德约束。对于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不仅会受到经济上的惩罚,更可能面临社会地位、生活便利等方面的长期负面影响。因此,遵守法律、诚实守信,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以上就是【现在对于老赖的政策规定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